月讀 LEED | 在昆山杜克大學體驗一日「最永續的校園生活」
昆山杜克大學是大中華區第一個通過 LEED Campus 方式進行整體認證的高校校園,現在校園內已經有 16 個單體建築獲得了 LEED 正式認證,其中的昆山杜克大學訪客中心也以白金級 88 分的傲人成績,成為大中華區 LEED BD+C 新建建築認證得分排名前 3 的專案。今年夏天,USGBC 小分隊現場體驗了一天大學生活,作為訪客,她們看到和感受到哪些領先的永續理念和實踐?
『月讀 LEED(Project of the Month)』第 10 期,一起走進 「最永續的大學」 校園吧!
01
好的設計是成功打造一所永續校園的一半
昆山杜克大學校園一期的設計方是 Gensler,二期是 Perkins&Will,兩個都是全球知名的以永續設計聞名的建築師事務所,這也為昆山杜克大學的綠色校園設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校園的設計結合了中美兩國文化要素及昆山特色,在今年獲得了美國建築大師獎 (AMP) 和世界景觀建築獎(WLA Awards)「建成專案獎 - 城市設計(Built-Urban Design)」 優秀獎,並入選了 2024 年《財富》大中華區最佳設計榜,被譽為 「大中華區最永續的校園」。
2010 年一期校園啟動,昆山杜克大學就運用了 LEED Campus 來對校園進行整體認證,十幾年間陸續有 16 個單體建築獲得 LEED 認證,包括一期 6 棟、二期 10 棟,LEED 建築遍布整個校區,也從校園的生命初期就植入永續的理念。
LEED 團隊手記
【LEED Campus 是一種簡化的認證方式,它適用於在同一個共享場地上的多棟建築申請 LEED 認證,並且這些建築屬於同一個實體,因此尤其適用於高校校園申報。Campus 可以幫助簡化提交審核的文檔,並幫助其找到最適合自身情況也最經濟的認證方式。】
設計核心①
連接與包容
高校校園建築的特點就是分散且功能復雜,對昆山杜克大學來說,建築和室外空間的設計需要在滿足學校教學、科研和生活等功能需求的同時,將自然、人文以及綠色永續的理念融合在一起。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連接性,這是二期校園規劃的核心目標,力圖將人與校園功能緊密連接,同時關聯多元的文化和不同的時空,塑造專屬於校園的場所感。USGBC 小分隊來到校園之後也馬上感受到了這種設計的優勢,雖然教學空間和生活設施分散於整個校區,但基本都步行可達,重點教學樓之間也只需步行 3 分鐘。這種建築的關聯性為師生提供了便捷的生活網絡與充滿活力的社區。
這種連接性除了加強便捷之外,還提供了很多人與人、人與自然交互的空間與設施,比如庭院、中庭和開放樓梯,這些空間增進了人與人的頻繁偶遇,促進了各種正式和即興的交流活動,成為社區活力的基礎。
除了學校內部連接以外,學校還提供高頻次的校車往返於昆山市區和校園之間,校園周邊百米內設多個公交站點,在提高交通便捷度的同時大大地減少了私家車使用率。此外,校園內隨處可見的自行車停放點也能方便校內師生員工騎車出行。
LEED 團隊手記
【就像 LEED 一直提倡的,建築最終的服務對象是它們的使用者,因此我們需要在建築設計初期就融入進對人員使用的思考。如昆山杜克大學二期的建築中設計的樓梯休息平臺,可以同時滿足同學、教師的休息、閱讀甚至社交需求,也將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為建築增加使用率與活力;校車的設置則彌補了周邊其他業態不足,定點班車可以滿足校內師生生活中的其他需求,提高幸福感。】
設計核心②
海綿校園
來到學校一定不能錯過南門的落客區,巨型的世界地圖同時也是一個水景蓄水池。
像這樣巧妙的設計在校園內比比皆是,昆山杜克大學校園的一大特色是以水作為校園景觀的核心元素,通過生態水景系統實現雨水的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凈化以及再利用。校內的水循環系統由相輔相成的四個部分組成:遍布校園各處的自然水景負責雨水收集、流量控製;屋頂花園、雨水花園等幫助雨水滲透;地下過濾系統確保水質;灌溉系統則充分利用處理過的雨水進行灌溉。
2014 年秋季一期校園啟用,校園內的綠化灌溉使用循環利用的雨水,使得景觀用水減少 100%,平均每天節水約 10 噸。校園二期還被獲選 「江蘇省海綿城市示範專案」,二期 90% 的綠地通過微噴節水灌溉系統使用經處理後的雨水進行灌溉。
LEED 團隊手記
【低影響開發(LID)和海綿城市是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概念,它們對於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適應氣候變化、減少城市內澇風險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它旨在通過分散的、小規模的源頭控製來達到對暴雨所產生的徑流和汙染的控製,使開發地區盡量接近於自然的水文循環。LEED 中許多條款也與濕地與水體保護、道路周邊綠化、雨水管理等元素相關,各技術措施也能幫助專案團隊更好地應對當下頻現的極端氣候現象。】
設計核心③
綠色低碳
校園內除了 「看得見」 的設計,一些看不見的系統也在助力專案的永續發展。所有的建築幾乎都全副武裝了多項國際領先的節能減排技術,從交通、照明、熱水、機電系統等多方面實現能源高效利用,打造 「低碳」 校園。
會議中心和學術樓等多棟建築采用大面積玻璃幕墻,通透的設計使得室內采光能夠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資源,從而減少照明耗能。除了自然采光,教室和健身房等人員密集區域均安裝了調光器,方便師生在需要使用燈光照明時手動調節燈光亮度,進一步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
校園建築安裝了能夠減少 38% 用水的高效節水裝置,每年能為整個校園節約 1 萬 2 千噸水量。此外,會議中心和服務樓樓頂設有太陽能集熱板,總面積 675 平方米,每年能產生 47 萬千瓦時的可再生能源,可用於提供校內生活熱水。
以 88 分高分獲得白金級認證的訪客中心為例,訪客中心采用玻璃幕墻體系,玻璃中空部分灌註氬氣以增強保溫性能。建築配備了兩臺高效地源熱泵機組作為獨立冷熱源,同步設 35KW 屋面太陽能光伏系統,建築單體節能率相比美國 ASHRAE 基準減少 52%。
LEED 團隊手記
【訪客中心由於屋面面積有限,因此太陽能光伏板實際是設置在相鄰建築屋面對其建築用電進行供給,這完全符合 LEED 認證中對於場地能可再生能源(onsite renewable energy)的要求,甚至對於社區型的(community renewable energy)也是被允許的。】
02
在建築空間中平等地體現對生命的關註
在校園內,USGBC 小分隊也感受到以人為本、保護生態的理念通過建築傳遞出來。
以人為本
學校尤為註重以每一個在校園中工作學習生活的學生與教職人員的健康與舒適為本。這種舒適感從建築外部延伸到建築內部,整面的玻璃幕墻帶來充足的自然光;而室內空間和景觀的充分連接,更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視野。
為確保學生、教師、員工擁有舒適、健康的環境,建築的材料也均經過嚴格篩選,以減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校園內的所有室內區域全面禁煙,並設立指定室外吸煙點,在滿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同時創造無煙學習和工作環境。
同時,學術樓中的全部教室均配備了二氧化碳探測器,當室內二氧化碳達到一定濃度時,會適時補充新鮮空氣,提高含氧量。而高達 35% 的綠化率使整個校園堪比生態公園、天然氧吧,不僅為師生們提供了一片綠色休憩場所,還吸引了包括白鷺在內的多種珍稀鳥類在此聚集。
防鳥撞設計
研究表明,鳥類撞擊建築被認為是由人類造成的鳥類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在美國有 3.6-10 億只鳥死於鳥撞;在大中華區,這個數字還未被完整統計。鳥類在白天可能由於玻璃的反光及可透過性,沒有意識到玻璃的存在而殞命;在夜間,它們則可能受燈光吸引從而撞上玻璃。
在昆山杜克大學,我們看到為了最大化采光和視野,多數建築采用的是全透明玻璃幕墻,若不做任何措施許多鳥類會因此與玻璃相撞而死亡。因此昆山杜克大學從 2017 年就開始關註和研究防止 「鳥撞」 這個課題,開始對校園的鳥撞高發區 —— 校園湖心亭進行了裝飾布置,以期增強鳥類對玻璃的辨別能力。這些研究也影響到學校建築設計 —— 例如一期建築的圓點矩陣貼膜改造、二期建築采用的橫向條紋彩釉玻璃設計等,保護鳥類飛行安全。
LEED 小分隊昆山杜克的探訪過程中頻頻看到小鳥成群在水邊嬉戲的治愈景象。人類的一小步,為保護生態和物種創造了可能。
LEED 團隊手記
【「防止鳥類撞擊」 的設計成了大家關註的議題,也讓我們看到了建築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緊密的關聯。未來在 LEED v5 體系中,防止鳥撞也將從一個試行舉措發展為正式的得分點,我們希望可以推動更多的建築成為 「鳥類友好」。】
03
潤物細無聲:綠色運營 & 綠色教育
除了用設計踐行學校的永續目標,綠色運營是昆山杜克大學將綠色健康的理念融入校園日常生活的另一個方面。在昆山杜克,永續的細節隨處可見,比如空調開關旁邊 「節約能源」 的標識、洗手池旁 「節約用水」 和 「節約用紙」 的標識,以及分類明確的垃圾箱,這些引導可以讓每一位師生都參與到綠色運營中。
此外,昆山杜克大學也將永續理念通過各種豐富的活動融入到學生的教育中。比如學校身體力行貫徹防鳥撞設計,也會與社會不同的組織和個人組成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並持續招募誌願者來共創鳥類友好型城市。
今年 5 月,昆山杜克大學還舉辦了氣候與永續發展倡議活動,來加強全校對氣候變化和永續發展重要性的認識,推動師生員工積極參與環保行動,共同為構建綠色和諧校園貢獻力量。
蔡聖君(Stella Cai)
LEED 北亞區市場轉化與拓展部
高級經理
昆山杜克大學生動地向我們詮釋了教育設施在未來傳遞永續發展理念的重要作用和責任,也展示了校方在推動綠色建築和永續發展方面的堅定決心和實際行動。我們也希望在昆山杜克大學的案例能為全國更多的校園建築的設計和運營提供新的思路,助力學校空間成為將永續理念薪火相傳的重要媒介。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