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極星亞太區負責人:電動汽車的零碳之心

 
洞察你想知道的關於綠建的一切

邀請到 Polestar(極星)中國和亞太區負責人 Nathan Forshaw(內森・福肖)接受 LEED 洞察局的專訪,緣自我們在媒體上留意到他們的 「Polestar 0 計劃」—— 以不依靠碳補償的方式,在 2030 年前生產出真正氣候中和的汽車。

這個 2017 年由沃爾沃汽車集團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共同創立的電動汽車品牌,在探索可持續製造方式的道路上已然走在了行業尖峰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其位於成都的國內首個生產基地在 2020 年 3 月正式獲得 LEED BD+C: 新建建築金級認證。

這個被譽為藝術工廠的汽車生產基地不僅擁有漂亮的外形,還有一個綠色的內核 圖源:極星

去年剛落幕的 COP26 上,包括沃爾沃、通用、福特等在內的數家車企簽署了《格拉斯哥轎貨車凈零排放宣言》,承諾到 2040 年淘汰傳統燃油車;包括英國、法國、瑞士、美國加州、中國香港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已經提出 「禁燃」 的時間線 —— 電動汽車即將占據主流,這是大勢所趨。但在此之前,行業變革者們都做了哪些準備?汽車行業如何擁抱綠色供應鏈、可持續的工廠運營方式以及響應國家層面的碳中和計劃?跟隨 USGBC 北亞區總監王婧(以下簡稱 Jing),我們與 Nathan Forshaw 坐下來聊一聊:


你將在文章中看到:

1、Polestar X LEED:「可持續發展意味著一切。」

2、拒絕 「碳補償」 的企業零碳計劃,是什麽樣的?

3、助力碳中和,新能源車企的行動方案。

* 註:對話為全英文,LEED 洞察局團隊後期進行了中文翻譯。

1、「可持續發展意味著一切。」

Jing 很榮幸在這裏采訪到您!先讓我們直入主題:是什麽促成了極星決定將自己在中國的首個生產基地打造成 LEED 工廠?

Nathan 作為一個高性能電氣化品牌,熱情與激情的力量推動極星一路前行,電氣化與創新科技驅動著我們的汽車 「滾滾向前」。現在,整個電動汽車行業不僅迎來了快速發展,市場對於電動汽車的需求也日益高漲。可以說,電動汽車已日漸成為主流,這令人心潮澎湃,但也充滿挑戰。

說它充滿挑戰的原因是,電動汽車為行業提供了一條真正的零排放之路,是社會向前發展的更可持續的選擇。但它們還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打造電動車只是一個起點,我們不應該止步於此。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挑戰,我們也看到許多企業發表可持續的聲明、簽署凈零排放宣言等等,但考慮到汽車的生命周期,到 21 世紀下半葉我們依然會看到燃油車持續汙染著環境,從這個角度說,汽車電動化的進程依然十分緩慢。

極星是一個只運行了 4 年的年輕公司,我們也始終將降低對環境的破壞視為己任。到 2022 年底,我們將覆蓋全球 30 個市場,更值得驕傲的是,我們所有的汽車都在中國生產,並銷往全球。所以我們也希望極星的工廠與汽車一樣遵循環保理念,而 LEED 作為一個國際化的知名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可以幫助我們將其打造成中國最環保的汽車工廠之一,同時也有助於向市場傳達我們所秉持的理念。

LEED BD+C: 新建建築金級認證的極星成都生產基地,設計優美,采光通透 圖源:極星

Jing 星成都生產基地是中國第一個獲得 LEED 認證的汽車製造工廠,也是目前國內的唯一。那麽綠色可持續的汽車製造工廠,對極星來說意味著什麽?

Nathan 從宏觀角度來說,綠色可持續的工廠幫助我們實現自身的氣候中和目標。這個工廠已經實現了 100% 使用可再生電力,其中 65% 來自水力發電,其余來自太陽能、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這與我們實現氣候中和的策略是一致的。另外,在廢水處理上,成都生產基地沒有工業廢水排放;我們還在嘗試用新的循環的方法處理廢物,包括回收其廢棄碳纖維材料和減少填埋廢物等。

再看微觀的細節層面,成都工廠擁有更好的照明采光、更高的空氣質量,並努力將噪音降到最低。比如我們使用的 LED 節能室內照明系統和高效的新風與捕風系統,可以在保障內部采光需求的同時減少能源消耗。這也為員工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場所,提升了他們的幸福感、健康與福祉。我們還經常在這裏為極星員工及其家屬提供可持續發展講座,從社區的層面提高周邊居民的環境意識。

在極星成都生產基地,工人們正在工作 圖源:極星

Jing 綠色建築與人產生了更緊密的聯系,這也正是 LEED 的核心理念。我還留意到,我們現在采訪所在地 —— 上海靜安嘉裏中心在幾個月前拿到了 LEED O+M 鉑金級認證,以及在 LEED 鉑金級認證的北京僑福芳草地,也有一個 Polestar 極星空間。這讓我非常好奇,團隊在為極星空間選址時,是否有意將 LEED 認證考慮其中?

Nathan 可持續發展是我們 DNA 中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會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竭盡所能。當我們選擇一棟建築入駐時,如果這棟建築是可持續的,對我們來說這個選址就會變得更加理想。

電動汽車的問題是,它們並不像我們設想中的那麽 「綠色」。於極星而言,真正的綠色應該包括綠色的材料、綠色的建造過程以及綠色的產業鏈。而建築也是我們所生產的汽車整體鏈條上的一部分,促成建築的綠色發展同樣可以更好地履行我們的承諾。


2、「極星的零碳之心」

Jing 極星的 「Polestar 0 計劃」 可謂是雄心勃勃,它提出極星將通過改變汽車的製造方式以降低碳排放,而不是通過植樹來抵消二氧化碳當量,並決心在 2030 年前生產出真正氣候中和的汽車。在這個過程中,LEED 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Nathan 「Polestar 0 計劃」 是以創新和循環設計為特色,主要實踐路徑包括循環動力電池、回收材料以及在整個供應鏈都使用可再生能源。之所以選擇這些方式,是因為我們認為從長遠來看,通過植樹來抵消溫室氣體排放這種方法並不那麽的可持續,我們無法保證森林以後不會被砍伐、不會被森林火災摧毀或不會因氣候變化而改變。而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好方法是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階段消除排放。

極星認為,「碳補償」 並非汽車碳中和長久之計。他們更希望從本質和源頭改變汽車製造的方式方法。圖源:極星

獲得 LEED 認證的成都生產基地應用了 100% 可再生電力提供動力,這也屬於我們使用可再生能源計劃中的一部分。

Jing 雖然我還不會開車,但作為一個可持續行業的從業者同時又是消費者,我在選擇品牌的時候十分看重企業是否擔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我在閱讀極星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時,有留意你們提到生產一輛 Polestar 2 不一定比同等級別的燃油車的碳足跡少。您能否具體闡釋一下,在這種語境下,電動汽車真的如同大家普遍認為的那樣比燃油車更可持續嗎?

Nathan 這裏就要提到 LCA(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我們是汽車行業中唯一一個應用 LCA 方法對汽車進行評估的公司,這個評估覆蓋了從材料到製造,再到回收整個過程產生的碳排放,最終得出一個更容易讓公眾理解的數字。這其中的關鍵在於 「公開透明」,我想這也是可持續變革中的核心要素。

通過這種評估方法,我們發現一輛 Polestar 2, 在出廠時自帶 25-27 噸的碳排放。如果只看生產過程,由於高密度電池組的生產,Polestar 2 的碳足跡是高於燃油車的。然而,如果我們從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比較不同汽車的碳足跡,特別是考慮到電動車如果應用了諸如風能這種綠色電力作為供電來源的時候,肯定會產生更少的碳排放。比如,在使用綠色電力充電的條件下,Polestar 2 行駛 5 萬公裏之後,碳排放就會低於燃油車;行駛 20 萬公裏後,Polestar 2 的碳足跡就僅為燃油車的一半了。

上圖為三款 Polestar 2 和使用內燃機的沃爾沃 XC40 的生命周期碳足跡對比,可以看出電動汽車在生命周期中對比同尺寸燃油車減碳量明顯。此外,圖表中還區分了不同版本的 Polestar2 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跡。圖源:極星

使用階段的電力結構也是我們需要關註的,因為它決定了電動汽車的生命周期碳足跡。但這還需要充電樁供應商對所使用的電力保持透明,據我了解目前采用可再生能源供能的充電站並不多。我們無法獨自抵達 「凈零」 這個終點,這個過程還需要更多產業鏈上的合作夥伴共同推進。

Jing 是的,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多方合作。我們聊了很多企業視角的可持續看法,那麽您認為消費者是否做好了擁抱可持續生活方式的準備?因為相對來說,目前消費者在做出購車決策的時候可能更關心電動汽車的行駛裏程,以及是否有足夠的充電樁等等。

Nathan 沒錯,你所提到的這些因素確實是人們現階段對電動汽車最關心的議題,但同時,在全球我們看到可持續的熱度越來越高,在大環境的驅使下,公眾、個體的綠色環保意識也在持續提升。正如現在新能源汽車已經形成規模,進入市場主流,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期待和願望。

當然這還不夠,極星所作的事情更像是一種市場教育(Education),通過對外公布我們所有電動汽車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數據,我們為這些電動汽車貼上了一個新的 「標簽」,通過這個標簽,消費者可以直接了解極星產品對氣候和環境的影響,作出更明智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我覺得我們也在用自己的行動引導、教育和激勵他們選擇更加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在極星官網上,消費者可以很容易地下載到這份公開透明的 Polestar 2 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跡。例如上圖:2020 & 2021 年整年的 Polestar 2 報告均供下載瀏覽


3、「實現碳中和的車企方案」

Jing 您如何看待中國的 2060 碳中和目標?極星又是如何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的?

Nathan 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全球都已經開始行動。作為一個超級大國,中國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國情與挑戰,在這個背景下,中國雙碳目標的提出是非常振奮人心的。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政府層面的雙碳承諾會為各行各業帶來更積極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置身其中,並且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去助力實現這個目標。

極星本身也有一個明確的氣候中和計劃,我們設定了兩個主要目標,其中之一就是到 2030 年,生產氣候中和的汽車;另外一個目標是到 2040 年成為一家氣候中和的車企。在我們看來,極星生來就肩負著改善社會的使命,我們製定了 4 個關鍵重點領域可持續發展戰略,包括氣候中和、可循環性、透明度和包容性,除了前面提到的 「Polestar 0 計劃」,我們還在不斷研究如何通過設計的巧思,提高產品的利用率、減少浪費與汙染。

Jing個過程一定也離不開汽車產業鏈上的合作夥伴的參與,您是怎麽理解合作夥伴在極星的氣候中和計劃中發揮的作用的?

與合作夥伴的協同是非常基礎和關鍵的一環。我們有很多固定的合作夥伴,比如使用天然材料上的一些關鍵供應商。此外,為了能夠實現我們 2030 年前生產氣候中和汽車的目標,我們還在努力尋求基於創新技術的合作方。無論是生產供應鏈上的夥伴,還是外部的戰略合作,這都有助於提高整個汽車行業的透明度,加速汽車行業向氣候中和目標邁進。


采訪完 Nathan 之後的幾天,Nathan 關於『公開透明』以及極星汽車的『Polestar 0』計劃始終還盤旋在我的腦海裏。

他們的公開透明表現在 — 極星公布了生產一臺極星 2 的碳排是 26 噸,並不比一輛同等級燃油車少,但極星正不斷通過科技與合作,爭取在 2030 生產出氣候中性的電動車,並在 2040 達到企業運營包括供應鏈的碳中和。對於一個成立才四年的品牌,極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作為可謂贏在了起跑線。

而交通與建築是零碳未來的解決方案。但現狀是,據相關統計 2021 年全球大約有 600 萬輛電動車銷量,這僅占汽車消費的 8% — 隨著電池續航能力的提升,充電樁的數量和可達性將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重大瓶頸。英國繼 2035 燃油車禁售令後,計劃所有新建建築將強製安裝充電樁。而我們 LEED 建築和社區規劃標準中,充足的充電樁也是重要的得分點。一個全球零碳的 2050 需要 2 億個公共充電樁,目前的數字僅是 130 萬個。

所以打破這個瓶頸的關鍵並不局限在交通行業本身,基礎設施、建築、政策、能源、金融等各行各業都需要協同邁進。我也期待著這樣的一個未來。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COP28閉幕:全球亟需努力,LEED 支持建築“突破”

LEED 認證的工廠可以使用新標識了!

「邁向碳中和」上海論壇:解碼房地產綠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