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專題報告 | 綠色建築為何已成為“必選項”

時間向前,發展向新。在新的時代環境下,中國經濟和房地產市場也必須適應新的現實。本屆進博會上,第一太平戴維斯發布了專題報告《視野》USGBC 作為特邀撰稿,貢獻了環境:綠色未來部分的內容。

白皮書圍繞“產業、環境、技術”三大影響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展開,逐層分析對城市本身、政府、企業到個人的影響與意義,並指出這些變化為房地產業帶來的變革,給出對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預測與建議。

下面,我們帶你瀏覽報告的精華部分。


01
產業:城市之基

中國的經濟、人口結構以及就業市場在過去20年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民生產總值在2019年達到人民幣99.1萬億元,是1999年(9.1萬億人民幣)的十倍有余,其中第三產業占比從38.6%上升至53.9%

中國城市產業重心
來源:協力管理咨詢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

推動中國從世界第七躍升至第二大經濟體的歷史動力幾乎已在過去20年中發揮至極致,未來數十年的增長需從投資、就業、生產力和價值創造等方面尋找新的驅動力。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沖擊,但機遇歷來與挑戰並存。我們可以借此機會思考過去的增長模式,調整發展重心及方針政策,投資新領域以驅動未來經濟。


02
環境:綠色未來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建築是現代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用可持續環保材料,可以更好地節約能源、減少汙染。在城市規劃設計中,鼓勵更多公共交通出行,減少對私家車依賴,創造更適宜步行的空間,已成為更多城市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方式。此外,建築環境還包括對用戶室內環境的關註,例如空氣質量、自然光照、以人為本的設計等等。

全社會為應對氣候變化正取得更多積極進展。USGBC & GBCI 北亞區總監王婧,分別從綠色建築:從可選到必選項超越建築:以人為本的品質生活這兩個角度,給予環境分析與可持續建議。

 綠色建築:從可選到必選項 

“綠色建築正在與時俱進。”

近年來已經有多份市場報告,研究了中國主要一、二線市場擁有 LEED 認證的寫字樓在租金和售價上,相比非認證寫字樓存在溢價。開發商對綠色建築經濟效益的認同,進一步加速了建築的綠化。

北上廣深LEED寫字樓占比內圈:面積 / 外圈:數量,來源:USGBC

LEED 項目數量來看,樓宇經濟越活躍的城市,LEED 項目也越多;北上廣深領跑 LEED 在中國的發展。四個城市甲級寫字樓中,擁有 LEED 認證的寫字樓占比最高的是上海,已達42%。目前北京 CBD 共擁有25座甲級寫字樓,其中16座寫字樓已經獲得了 LEED 認證,占比64%。超高的 LEED 滲透率,讓北京 CBD 成為國際上寫字樓綠化程度最高的 CBD 之一。

新開發的甲級寫字樓基本已經把 LEED 作為標配,同時近兩年來 LEED 既有建築的註冊量不斷攀升, 一則體現開發商綠色運營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升,二則讓既有建築綠化成為寫字樓綠化程度攀升的生力軍。

“可持續金融擁有巨大潛力。”

2016年起,領展、太古地產、恒隆地產、當代置業、龍湖等房地產開發商已經開始使用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鉤貸款等綠色金融工具融資,綠色建築認證成為了幫助證明其綠色績效的有力工具。

綠色金融推進綠色建築發展其背後原因是:隨著金融市場負責任投資理念的不斷深入,從金融領域促進經濟綠色變革的呼聲成為主流;可持續金融的參與者也由十幾年前的養老金、主權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不斷擴充。

來源:氣候債券倡議組織、USGBC

以綠色債券市場為例,從2007歐洲投資銀行發行了第一筆綠色債券,到2019年全球綠債發行額超過2,500億美金,雖然綠債仍然只占全球發債總額的5%, 但其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在短短十年間,從發行量的持續攀升到市場規則的迅速成熟,無疑體現了可持續金融的巨大潛力。

綠色理念在不同建築類型中滲透。”

從參與 LEED 認證的建築來看,無論全球範圍內還是在中國,辦公樓都是最有力的參與者。但隨著投資者的重視,不同資產類別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所青睞的物流、數據中心等,都開始發力綠色建築和資產的可持續性。

中國區LEED項目不同建築類型占比,來源:USGBC

此外,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越加重視,使其對產品和服務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都更為關註。在企業供應鏈前端的工廠、倉庫到供應鏈後端的零售空間及服務提供的空間,都成為企業實現減排、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

 超越建築:以人為本的品質生活 

“健康與福祉是樓宇‘健康’的基本面。”

對於地產開發商和企業租戶來說,投資於健康樓宇/辦公空間在疫情之前就已經是出於吸引租戶和人才的重要考量。

在疫情之後,“如何提升樓宇中的人的健康與福祉”更成為了必要的課題。業界已經開始“未來建築”的探討,如何讓樓宇更具有韌性,面對諸如新冠的疫情到來時,能在維持社交距離的同時維持溝通與合作。同時,對空間健康也應該有面向未來的考量,不僅僅只流於表面的“人的體驗感”。

以不少綠色建築認證中都包含的廢棄物管理這一環節為例,不少城市都將垃圾分類提上議程,為物業管理帶來新的考核。事實上,不管是減少垃圾焚燒填埋產生的有害氣體/物質,還是減少最終流向海洋的微塑料,這都對人類健康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全面考量影響健康與福祉的因素,系統化地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引導租戶行為,是樓宇健康的基本面。

 “向城市运营商的定位转型升级。”

建築定義了城市的物理高度,但公共空間、教育設施、綠化、道路、交通等城市生活的“肌理”,和建築一起,定義著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正如建築對綠色的追求一樣,這些空間也都有相應的標準去定義其可持續性,如 Parksmart 停車設施可持續交通標準,SITES 可持續場地評價體系,TRUE 廢棄物管理標準等。

只有可持續的理念滲入到城市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可持續的城市才能成為可能。“韌性”、“健康”、“公平”、“綠色”這些理念描繪著一個可持續城市的美好願景。在氣候變化這場危機之下,像“新冠” 一樣的黑天鵝事件將會更頻繁地向人類襲來,城市如何應對以及城市如何以更可持續的方式運營,減緩這場危機,是在向城市運營商轉型發力的開發商必須努力參與的方向。


03
技術:發展驅動

顛覆性的技術進步改變了很多行業,從媒體、信息技術到專業服務和金融。從市場研究到設計施工、運營管理,再到交易、翻新,貫穿建築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應用將推動房地產市場發生轉型。

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市場透明度,借助模型模擬完善設計、提高施工精準度、節約成本,亦能提高運營效率以及可持續管理,並保障交易的公平和順利進行。技術應用日益廣泛、豐富已是必然之勢,順勢而為乃是上策。

《視野》報告於 2020 年進博會現場首發,王婧參與報告發布儀式,並在現場的城市運營圓桌論壇上發言。

王婧在報告發布會現場

更多洞察,下載《視野》報告:https://img.usgbc.cn/pdfs/en/2020-Savills-CIIE_Horizons-EN.pdf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COP28閉幕:全球亟需努力,LEED 支持建築“突破”

LEED 認證的工廠可以使用新標識了!

「邁向碳中和」上海論壇:解碼房地產綠色未來